宝鸡下站遗址考古明确先秦祭祀活动演变
12月11日,记者从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已明确该遗址从春秋中期至西汉晚期祭祀坑的年代序列。这一序列揭示了先秦祭祀文化在长达数个世纪中的连续性与发展脉络,展现了这项祭祀活动是如何从诸侯习俗逐渐演变为国家仪式。
2024年,考古人员共清理9座长条形动物牺牲坑,坑内填土及坑底皆未见器物出土,依据形制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为平行排列的南北向窄长条形,主要埋牛和羊,牛皆头向北,排列紧密,摆放较有序,年代在春秋中晚期,在下站遗址历年发掘中较常见;另一种为宽长条形,主要埋马,马无固定头向及姿势,摆放较乱,为下站遗址首次发现。
遗址出土大量祭祀器物,包括金、玉、铜等制品,与文献记载高度吻合,验证了祭祀礼仪对祭品的严格要求。超大型车马祭祀坑的发现,为研究当时车马制度和军事装备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建筑区附近出土的砖瓦建筑材料显示建筑等级较高,刻有“密”字的陶文残片证实此地为秦汉“雍五畤”之一的“密畤”,其历史延续长达600余年。秦汉时期的“畤祭”见证了帝国的祭祀与政治演变。从秦襄公立西畤,到汉刘邦增设北畤,形成了“雍五畤”。汉武帝时期,“雍五畤”的地位被甘泉泰畤取代,直至西汉末年被废。
宝鸡下站遗址联合考古队专家介绍,随着对下站遗址的深入挖掘,“密畤”的历史延续性也逐渐清晰。下站遗址结构布局颇具特色,各类祭祀坑围绕中心建筑区呈规律性分布,年代相近、类型相同的祭祀坑之间无叠压、打破关系,体现了国家对畤的结构形制有严谨规划。 (陕西日报记者 张琪悦 赵茁轶)
代人 帮客人操办祭祀视频
咨询师父 了解超渡方案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manzhashi.com/index.php/post/7040.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