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十殿阎王,和传说中的泰山府君,二者什么关系
《西游记》中,阎王首先带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烙印。华夏早期的冥界观念体系,在《西游记》中留下了非常明显的痕迹。
十殿阎君的名号,多与中国特色的姓氏搭边,而第七殿泰山王则是直接由泰山府君的传说嬗变而来。
泰山府君是华夏文明中最早的冥界和地狱主,初现于山岳信仰崇拜的相关鬼神传说里。
先秦时期,以泰山地府、“幽冥”为人死后灵魂归宿的观念在民众中普及,此时死后世界的统治者、亡魂的管辖者,是被尊称为泰山府君的泰山神。
秦汉时期传统信仰认为,人死后亡魂会以归泰山或升天的形式永生于世上,而泰山府君负责管理死者的名录(泰山簿),这便是盛行一时的“泰山治鬼”“泰山主死”说。
战国时期《韩非子》中有关于皇帝于泰山之上集合鬼神的记载,《后汉书·乌桓传》中则指出:中国人死者魂神归岱(泰)山也。《搜神记》的志怪故事中也出现过:时有吏将诣太山,司命阅簿。
此时中国本土的冥界观念已经发展到较为清晰成熟的阶段。《西游记》成书前的千百年里,世人公认泰山为地府,“泰山主簿”的传说也在后世的阎王信仰中留下了非常明显的投射。
展开全文
作为民族文化血脉的一部分,泰山府君的传说是中国所有后世幽冥世界故事的重要土壤。
泰山治鬼说在《西游记》中留下的浓墨重彩的另一笔烙印则体现在生死簿这一重要法宝上。
泰山的地府是先秦华夏民族根据现实官府的模板依葫芦画瓢创造出的,泰山录的范本是我国早期的户籍管理机构。
《西游记》中的生死簿,与泰山簿的传说一脉相承。一本簿子就能限定人的命运、寿数,却又能被作为生死统治者的阎王用笔涂改而彻底改变冥府的判决,这一理念是华夏文明的独特创造。
《西游记》的作者构建冥界地府、塑造阎王形象时,还深受印度佛教经义的影响。
阎王是印度佛教文化在本土化后的产物,因为他的身影在中国文化里首次出现的时间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相同的,都在东汉末年。
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完全没有“地狱”相关观念,更不曾有过“阎王”一词。北魏杨衒之的佛教史籍《洛阳伽蓝记》卷二《崇真寺》中最早出现了“阎罗”二字名号:崇真寺,比丘慧疑死经七日还活,经阎罗王检阅,以错召放免。
“阎罗”在《西游记》中的十殿阎王中,也是拥有着出处明确的来历、最能代表十王文化和阎罗王信仰背景的一位。
阎罗王在其“家乡”印度,原本是婆罗门教的传说中一个“着血红色的衣服,头戴王冠,骑水牛,一手持棍棒,一手执索,能为死者灵魂带来苦恼的恐怖之神”(古印度诗歌集《摩诃婆罗多》)。
后来,这位印度的恐怖神灵被佛教继承,成为地狱里因果报应的执行者,起到警示世人、宣传思想、传播教义的作用。
这样的阎王在中国经历了一番“本土化”的历程,最终取代泰山王坐上中国本土冥界管理者的宝座,在《西游记》里占得了一席之地。
两汉之际,佛教传教者在中国遇到了一股阻力: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民众很难接受佛教的教义思想。
对此。佛教进行了自我改造,借助对中国传统信仰的附会,迎合本土百姓的文化口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改造之一,便是将阎罗王信仰嫁接在泰山府君信仰上。
他们宣称,佛教经卷里的“阎王”与中国的“泰山府君”是同一位神灵,还把泰山府君主管鬼簿、统辖灵魂的职能附会到了阎罗王身上。
魏晋时期的战乱也加速了阎王被中国民众接受的过程,乱世的苦难促使百姓放下对当世生活的希望,转而向死后的来世寻找心灵的寄托。
佛教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等理念,正好符合了此时代民众的心理诉求,冥界管理者阎罗王因循善恶对死者灵魂进行的审判和偿报,也得到了对阳世不公充满愤懑却又无能为力的百姓们的认可。
代人 帮客人操办祭祀视频
咨询师父 了解超渡方案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manzhashi.com/index.php/post/632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