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祭英烈,马英九为何三度落泪?
4月4日上午,马英九一行来到重庆北培,祭扫张自忠将军。
祭奠现场,先是由司仪念主导,向张自忠墓三鞠躬,再默哀一分钟。
紧接着绕行墓园,最后把白菊花放在坟冢上。
原本拜祭结束,但马英九又要大家回到墓碑前,再一次向张自忠墓鞠三鞠躬礼,自己喊口令,鞠了三个躬,才缓缓走下楼梯。
在纪念馆中,马英九听讲解员说到张自忠奋战到最后一刻而牺牲时,已泫然欲泣。在走上阶梯时、司仪喊行三鞠躬礼、绕行墓园时,他分别拿出手帕擦泪。
在同张自忠将军之孙张庆成交流时,马英九表达了对张将军的钦佩,“他(张自忠)受太多委屈,就是求死,以死明志。”
为何马英九感喟落泪,并评价张自忠将军受太多委屈,以死明志?
误解
展开全文
因为,抗日名将张自忠曾经被全国民众视为汉奸。
1937年8月6日,《北平晨报》刊文——“汉奸张自忠”,并报道国民政府宣布罢免张自忠的所有职务。
9月3日,张自忠被押解到南京接受审判。
之所以会被称为“汉奸”,实质原因,是张自忠将军的上级宋哲元,对当时形势有误判而牵连到他。
宋哲元认为,七七事变跟当年的济南事变一样,仅是地方性的小规模事变而已,只要作出一定的妥协让步,日军还是会像交还济南一样把平北再还给他。
因此,张自忠受命留在北平与日军交涉。
在北平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自忠与敌军周旋。这期间,他不但发布告示让北平城中的百姓各司其业,还命令留在城内的阮玄武、石振纲两旅向日军缴械。
当时,石振纲部不愿意向日军缴械,于是便率部与刘汝珍突围。从此,全国舆论大哗,国人皆认为张自忠是“汉奸”。
但时态发展,超出张自忠的意料,最终,日军没有交还北平,随着日军不断增援,中国部队也错过了交战时机。
张自忠无奈离开北平,才有了后面被审判的际遇。当然,国民政府了解事情原委后,没有认同“汉奸”的说辞。
外国记者史沫特莱在一次采访张自忠时,曾直言问他是否投敌!张自忠顿时气得头上青筋暴跳。然而在史沫特莱看来,这不过是他的罪行被揭露后表现出的羞愧与耻辱。
北平的驻留,日军的全面占领,部下的抗命突围,战机的延误,媒体的报道,记者的误解,南京的审判,都成为张自忠心中难以抹去的污点。
殉国
1940年,张自忠率军在“枣宜会战”中与日寇作战,作为集团军总司令的他,完全不必亲自率军作战,但他不顾部下劝阻,率领2000多人渡河作战,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最终战死沙场。
张自忠英勇殉国后,史沫特莱后悔不该那么侮辱他。就连史沫特莱这样的外国记者,都怀疑他是汉奸,背负着如此巨大耻辱的张自忠心中早有了以身赴死的打算。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当日军得知这位英勇就义的将军就是张自忠时,日本军官立即命令部队脱帽行礼致敬,更是将张自忠的的遗体用棺木盛殓,竖起了“支那大将军张自忠”灵牌。
国民政府得知张自忠战死的消息后,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遗体。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殉国当日,由38师师长黄维纲带领敢死队,端着机枪于16日夜间突袭南瓜店,经过一番苦战,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
日军也命令飞机停止轰炸,禁止部队继续进攻,以免伤及到张自忠的遗体。
张自忠的遗骸运回后方后,经检视,发现张自忠身上有八处伤口,其中两处炮弹伤,一处刺刀伤,五处枪弹伤。
荣哀
张自忠的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进行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一路恭送灵柩至江岸。
1940年5月28日早晨,灵柩缓缓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国民政府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迎接张自忠的灵柩,并登轮绕棺致哀。
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
张自忠的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28日下午,各军政要员和各界群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
国共两党领袖,各界要员和社会名流盛赞张自忠将军“尽忠保国”“忠义之士、壮烈之气”。
83年后,马英九念及一代抗日名将以身赴死,以死正名的事迹,“他(张自忠)受太多委屈,就是求死,以死明志”,不由怆然泪下。
END
主编|Alex
编辑|希南
代人 帮客人操办祭祀视频
咨询师父 了解超渡方案 师父微信: wangzijinci
本文链接:http://manzhashi.com/index.php/post/6452.html
转载声明:本站发布文章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